看到这新闻时,我心里真不是滋味,但不是为卢女士找到手表高兴上海配资之家,而是替那两位环卫工人不值。一块儿童手表,就算再金贵,值得让两个人在 8 吨垃圾里刨四个多小时吗?
前几天路过家附近的垃圾中转站,正好碰见工人师傅们在分类垃圾,30 多度的天,隔着老远都能闻见那股酸臭味。他们戴着厚厚的口罩和手套,汗珠子顺着安全帽往下淌,每动一下都费劲。当时就想,这活儿别说干四个小时,就是站十分钟都够受的。现在为了块手表,让他们钻进挤压箱里翻找,万一被碎玻璃划着、被尖锐物件扎着,算谁的?
再说了,城管部门的精力就这么不值钱吗?12345 热线接了求助,安排人追踪下手表去向没问题,但真到了要翻 8 吨垃圾的地步,是不是该掂量掂量?咱们纳税人的钱养着这些部门,是让他们处理公共事务、解决民生难题的,不是陪着个别市民为自己的疏忽买单的。要是每个人丢了点小东西都这么兴师动众,那环卫工不用扫街了,城管也别干别的了,天天围着垃圾堆转得了。
我表姐就是环卫工人,她常说最怕遇到这种事。有次小区有人丢了个玉坠,非要让他们把三天的垃圾都筛一遍,最后在自家床底下找到了,连句道歉都没有。这次卢女士虽然最后领回了手表,可她有没有想过,这四个小时里,环卫工人本来能清扫多少条街道?能清运多少户人家的垃圾?这些被耽误的工作,最后还不是得他们加班加点补回来?
展开剩余38%不是说丢东西不可怜,谁都有马虎的时候。但成年人该为自己的疏忽负责,而不是动用公共资源来弥补。就像我儿子上次丢了画笔,我顶多骂他两句让他长记性,总不能让老师停下讲课帮他翻遍整个教室吧?要是这次开了头,以后大家丢个手机、钱包都学着这么干,那公共服务还不乱了套?
说到底,这不是冷血,是讲道理。环卫工人的劳动值得尊重,公共资源更该用在刀刃上。真为那块手表着急,不如自己多上点心看管,而不是把麻烦甩给别人,让别人用辛苦甚至风险来为自己的失误埋单。
发布于:广东省阳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