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说说股票申请配资,他们是自愿去死的吗?”
1961年3月16日,陈赓将军离世的那一天,临终前发生了一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。在长时间昏迷之后,陈赓将军突然睁开眼睛,神志模糊地喊出了这一句让人费解的话。站在床前的医生和护士们一时不知如何反应,纷纷面面相觑。只有陈赓的儿子陈知建一眼便看出了父亲话中的深意,关切地问道:“爸,你还在为那件事纠结吗?”话音刚落,病房的门轻轻被推开,陈赓的妻子傅涯走了进来。她立即举起右手,食指轻触嘴唇,示意大家安静,然后低声对陈知建说道:“建儿,不要再提当年的事了。”她的声音里透着些许哀伤和无奈。
陈赓将军出生在湖南湘乡,1903年诞生,是开国将领中年纪最大的一个,仅次于张云逸。即使是排在开国大将前列的粟裕,也比他年轻了四岁。陈赓的履历可以说是辉煌的,黄埔军校一期的他,不仅是那届学生中最为出色的一位,还被誉为“黄埔三杰”之一。说起这三杰,其中两位分别是蒋先云和陈赓,另外一位则是国民党将领贺衷寒。
展开剩余81%黄埔一期堪称英雄辈出,人才济济。在这一届的学生中,陈赓的表现尤为耀眼,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领导能力,他很快便获得了蒋介石的器重。毕业后,陈赓被留校任教,担任了多个重要职务,逐步积累了政治和军事方面的经验。黄埔一期的校友们中,有不少后来的大人物,但其中最为显赫的当属蒋先云和陈赓。
与陈赓不同,徐向前元帅虽然也是黄埔一期的学生,但他性格较为低调内敛,不擅长高调表现,因此在蒋介石的眼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。相比之下,陈赓性格开朗,举止风度翩翩,且不乏幽默,往往是聚会中最引人注目的人。蒋介石也因此对陈赓加倍宠爱,甚至在宴会时特别要求他在场,送给他戏票等,示意对其的青睐。然而,蒋介石似乎未曾察觉,陈赓对他并没有忠诚于个人,而是忠诚于革命事业和党。
陈赓确实为蒋介石出生入死,在东征时曾冒着生命危险背着蒋介石穿越崎岖的山路,保护他远离危险。但正如康生所说,陈赓如果当时果断杀了蒋介石,中国革命或许就能少走许多弯路。陈赓对此只是淡淡一笑,他心知肚明,当时的蒋介石并非敌人,北伐是党与国民党共同的目标,他的忠诚一直指向的是党和革命事业本身。
1927年,当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,残酷镇压共产党时,陈赓毫不犹豫地与蒋介石断绝了关系。他积极参与了8月1日的南昌起义,为共产党的事业奔走相告,坚定地站在了革命的一方。当时蒋介石惊愕地发现,曾经救过自己生命的陈赓竟站在了共产党阵营,殊不知,陈赓早已是共产党员。早在1922年,他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比许多后来的元帅们都要早。陈赓的入党时间在十大元帅中居于领先地位,除了朱德和聂荣臻,其他元帅的入党时间都晚于他。
然而,尽管陈赓起步早,拥有高超的军事才华,1955年授衔时,陈赓未能与徐向前等人同列为开国元帅。这一切归因于他长期从事特科工作,参与战斗的机会较少。尤其是南昌起义后,陈赓在一次战斗中受伤,伤势严重,导致他不得不离开战场,甚至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始终无法回到前线,直到1931年才重新回到革命队伍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陈赓的军事生涯经历了诸多波折。在苏区工作期间,他曾被调往红四方面军,起初担任团长,黄埔同学徐向前已经是红四军的军长,这显然让陈赓觉得自己被压制了。然而,他的能力终究无法掩盖,年终时他升任为12师师长。尽管在红军的队伍中,他的步伐一度有些滞后,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。
然而,好景不长。1932年,蒋介石调集大军对红四方面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。在这场不对称的战争中,红军最终败北,而陈赓也在战斗中右腿受伤,被迫再次退回上海养伤。直至1933年春,陈赓才得以恢复,重新投入革命的洪流。
这场经历不仅影响了陈赓的军事生涯,还深刻改变了他的指挥风格。特别是在1935年的长征中,陈赓的一次不幸与一个小红军战士的死,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观和领导方式。那次,陈赓伤腿未愈,依然坚决前行,却看到一名红小鬼因劳累过度倒下,而这一幕深深触动了陈赓。他常常在回忆中提到这位小战士的死,认为这些勇士并非自愿去死,而是为了革命的胜利,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情况下作出了牺牲。
陈赓的心变得更加柔软,虽依旧精通军事策略,但他愈加重视战士的生命与健康,尽量避免伤亡。他不再采用消耗战术,而是更注重通过智慧和情报来获取胜利。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陈赓之后的军事指挥,逐步塑造了他作为将领的独特风格。
陈赓的心灵不止一次被战士的牺牲所触动,他对烈士遗孤的照顾可见一斑。他曾为老部下朱向离的子女提供庇护,照顾他们直到长大成材。晚年,他还尽力为烈士遗孤提供帮助,甚至亲自打电话要求将左权之女左太北录取为哈军工的学生。他的爱国情怀、对革命事业的忠诚,以及对士兵和烈士子女的关怀,成为他人生的信条。
陈赓将军早已离世多年,但他那平易近人、关爱群众的形象依然深深烙印在人民心中。临终前,他似乎常常被那个小红军的身影困扰,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些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战士们——他们的牺牲,是否真的是自愿的呢?
发布于:天津市阳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